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
伴我一聲─行動廣播車及文化語音資料庫
點閱率:98685
專案啟程:2017-09-30 ~ 2020-10-30
旗美九鄉鎮族群多元,但偏鄉人口外流嚴重,不僅世代間的文化產生斷裂,許多珍貴的記憶也隨著長輩逐年的凋零就此埋覆,因此積極地記錄、保存語言文化非常重要。保存之後呢?老古董也要識貨人,因此我們希望與在地協力製作接地氣的內容,將九鄉鎮的獨特透過行動廣播車強力放送:從高山到平地、從鄉村到都市、從部落到社區、從農地到商圈,處處都能伴你一聲。
【想社區】高雄市內門區中埔社區
點閱率:1309
轉寄

【想社區】內門區中埔社區

「沒有讓社區活絡,覺得對社區很抱歉。」總幹事說。

中埔社區約有700-800人,是個農業區域,居民多數是60-80歲的長輩,因為李登輝時代的休耕補助政策,使得社區裡很多農田都是荒廢的。

現任理事長上任時,讓社區運作趨於正常,由於社區長輩多,曾想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但由於場地問題,最後終究沒有辦成。或者曾經想要申請農村再生,但要先上過許多課程,而社區裡的長輩連申請志工證要先上的研習都坐不住了。不是不願意付出,長輩們一月一次揪出來打掃環境非常樂意,我想,只是社區發展的內容不適合他們罷了。

在內門絕對不能不提的是宋江陣,在中埔,隸屬內門紫竹寺的小烏山宋江獅陣,有老中青三代同堂,總幹事笑著說,說好聽一些是傳承,但事實上是青年不願意回鄉,老人只好親自上陣了。但獅陣裡30歲上下的年輕人還是有十位,都是對於地方有相當程度的認同,有的會犧牲年底兩個月的假日特地回來練習。故鄉對他們來說是什麼呢?又是什麼動力讓它們能投入傳統藝陣呢?怎麼樣的文化讓他們產生認同感?

又向總幹事詢問了工藝方面的歷史文化,目前僅剩一位長輩還會做斗笠,另外一位則是剖竹做斗笠骨架的長輩,可惜都後繼無人了。而以前內門的竹成為一個產業鍊,種竹生長四年,再剖成竹篾做竹簍,賣給青果合作社。可惜後來被紙箱大舉汰換,現在也沒人再做竹簍了。

只在短短的幾十年,一項手藝就能夠迅速消失不見,工業化的時代雖然帶來了低成本高產值,但被機械取代的人,是沒有設計圖,也無法重製,消失了就是永遠。

有時候覺得社區就像是一個孩子,給他一樣的營養卻不一定會長成一樣的樣子,一個人,一款命吧!

✍大編不代表本台立場報導😎😎😎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內門區社區中埔高雄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