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
青‧銀PLAY─新港社區傳家寶計畫
點閱率:30797
專案啟程:2018-02-14 ~ 2020-12-15
「#青銀PLAY─新港社區傳家寶」以資源平台的角色,結合新港在地青年與銀髮族;透過青年的陪伴、傾聽、紀錄與編輯,採擷銀髮族的生活記憶與生命智慧,共創社區傳家寶與身體藝術寶藏,並透過展示、保存、轉化為社區放伴‧新港走讀之分享、桌遊、數位媒體、小旅行、導覽解說、體驗、工作假期等,促進新港銀髮族「活躍老化」,透過「世代聯結」累積社區能量。並由兩年一次的「青蘋果新樂園:新港青銀藝術祭」,打造世代交流平台新亮點。
2017/08/18 10:35
點閱率:13140
轉寄
青‧銀PLAY─新港社區傳家寶計畫

青‧銀PLAY─新港社區傳家寶計畫

計劃緣起

  嘉義縣於民國98年取代澎湖縣,成為全國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依內政部105年第30週內政統計通報(105年6月底人口結構分析) ,65歲以上人口以嘉義縣占17.57%最高。而農業為主的嘉義縣,單靠農業收入無法養活一家人,造成青壯人口外流嚴重,實際生活在農村的老人人口比例高於戶口資料,在新港鄉村落的調查,平均三、四成,甚至高過五成是65歲以上的老人家。依據行政院主計處「102年度主力農家概況調查」顯示,台灣農民年齡平均62歲,主力農家平均年齡為57.5歲,雖然表面看起來,主力農家是較為年輕並且有生產力的,但44歲至65歲以上的農民佔農業就業人口的比例高達88%,25歲至44歲只佔11%。如今在農村,青壯農民數量減少,家庭功能急速萎縮的同時,農村的老人家有二個現況:一是年過70仍活躍於農地的老人比比皆是,他們拖著年輕時勞動過量的身軀奮力耕作,二是農村的老人成了「三等」國民(等吃、等睡、等死),整個村落暮氣沈沈;此外,農村中的慣行農法長期使用農藥、化學肥料,已使農村陷入地力劣化、生態多樣性降低的惡性循環中。而近幾年來,台灣的就業市場出現了「晚進早出」的現象,也就是說年輕人延畢,或畢業後不敢進入職場,或就業機會不多,以及成人提早退休等現象。
青‧銀PLAY 啟發身體藝術寶藏

青‧銀PLAY 啟發身體藝術寶藏

計劃目地

  面對這些問題,新港文教基金會思考如何鼓勵這群退休黃金人口參與社區,或者,可不可能協助網路時代及人口老化的新港,創造新的生命價值;原因是,一方面借助這群黃金人口的專業及生命歷練,建構地方知識的內容,充實社區文化內涵,同時傳承經驗給年輕人;另方面,協助這群退休老人走出家庭,從新在社區大家庭中找到自己新的身份認同,在參與社區中,創造被需求與被尊重的角色,以促進健康及延緩老化;2012年,歐盟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ing)」及「世代聯結(solidarity between generations)」的政策理念,進一步開啓了新港社區工作的未來方向。

  「青‧銀PLAY─新港社區傳家寶計畫」目的在於經由年輕人和社區老人聯結合作,發現、整理、創造、傳播及展出社區的傳家寶,讓傳統知識不僅僅是知識,更可以轉化成幫助老人減緩老化及年輕人成長的智慧,年輕人面對社區中如海嘯般襲來的老化問題,除了陪伴照顧,更可以在鼓勵社區長者活躍老化中,延續並創造新的價值。

計劃內容

  計畫以「社區傳家寶」為計劃主軸,邀請新港在地或旅外青年藝術家,陪伴社區的阿公阿嬤共同挖掘「阮ㄟ手路菜」,或「阿嬤的新娘衫」,或「阿嬤的少女情懷」最難忘的一首歌或一段生命歴程,或新港傳統農村智慧「雙合寮仔」……等;以尋找新港社區的傳家寶貝,利用數位網絡及3D科技,跨域、跨專業、跨世代,以工作坊、紀錄、整理、包裝、傳播、建立新港品牌形象,及充實新港在地知識內容;然後,經由「社區放伴─社區走讀」的分享概念,結合在地青年導演、作曲作詞者、畫家、漫畫家……一起從新編導、整合、創造各式各樣在地知識內容,透過演出、展覽、社群網絡貼文,出版、社區小旅行……等,以進行跨領域、跨世代、跨社區、跨越虛擬與實體的聯結,在網絡時代來臨後,營造新的社區共同體關係,累積能量,培養人才,促進新港銀髮族「活躍老化」,透過「世代聯結」累積社區能量。並由兩年一次的「青蘋果新樂園:新港青銀藝術祭」,打造世代交流平台新亮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