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現今看似寧靜的小山村裡頭,卻藏著一段為人所遺忘的煤礦產業歷史。沿著猴硐車站右手邊步行十分鐘,我們來到煤鄉礦工文史館,這是一所由四位老礦工自力打造的文物館,在沒有政府的奧援下,裡頭卻展有豐富且珍貴的礦工文史資料以及許多當時礦工開採煤礦時使用的器具,要讓這段被人遺忘的歷史,能夠重新被世人所看見。
「你知道煤炭是怎麼來的嗎?」「不就是從地底下挖來的嗎?」「錯,煤炭是用礦工的鮮血與汗水換來的。」曾在瑞三礦坑任職三十多年,擔任過礦坑礦長,世居猴硐地區的老礦工周朝南一見到我們便這麼對我們訴說起老礦工的故事。
周朝南指著照片跟我們分享:「民國40、50年代,當時電力以及瓦斯管線還沒那麼普及,你能想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跟煤炭有關,不論是國防、民生、經濟,每一項都跟國防有關。沒有煤炭生火煮飯,六十萬國民政府大軍要怎麼反攻大陸?」
圖:館內擺設許多當時礦工入礦坑挖礦時所使用的器具。
正因為煤礦的重要性,而開啟了台灣歷史上一段輝煌的採礦史,卻也是老礦工的辛酸血淚史。每一個礦工開採煤礦時都是暴露在極高的危險之中,也才有「入坑挖土炭,生命春一半,春一半嘛係趙愛拚;無拚死全家,要拚死一個。」的俗諺,根據周朝南的分享,平均每開採35000噸的煤礦就要死一個礦工,而受傷、罹患肺矽病等職業災害的礦工更是難以估計。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1970年代,能源的使用逐漸由煤礦轉向石油燃料,再加上進口煤礦的競爭,台灣煤礦資源也逐漸枯竭,不符合開採成本,也因為頻傳的礦災事件,讓許多礦坑逐漸關閉。而位於猴硐地區,曾是全台產煤量最大的瑞三礦坑,也在1990年收坑,曾盛極一時的煤礦產業走入夕陽。
時隔近三十年,猴硐成為貓村,老礦工的故事無人知曉,民國33年次的周朝南退休後不甘煤礦的文化不受人重視,消失在歷史上,便號召當時曾一起在礦坑內奮鬥的何炳榮、柯茂琳、陳慶祥等老礦工,以每個月3500元老人年金,從整修房屋、搭設展架,一點一滴自力籌備礦工文史館。
圖:老礦工周朝南先生解說當時使用的礦工器具。
在許多老礦工捐出自己擔任礦工時的隨身物品、開採工具、工作服、配電設備、維修設備...等,以及多年來周朝南從被丟棄的垃圾堆中撿回來的礦業資料,像是:出勤表、薪資表、煤礦開採計畫書等,終於在108年8月份於舊時瑞三礦坑旁成立了「煤鄉礦工文史館」。
周朝南感嘆這些文史資料在台灣不受重視,但日本早稻田、中央大學的學者卻不遠千里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向只有小學畢業的老礦工們索取礦業資料、請教當時在礦坑內工作的經驗。他說:「雖然現階段有申請一些政府單位的零星補助,維持館舍營運,但仍相較於開銷而言仍屬於杯水車薪,我們都老了,已經沒有下一個十年了,哪一天離開人世也說不準,像何炳榮,就在我們籌備工作的時候中風倒地,現在還在加護病房跟死神搏鬥,也希望我們的政府單位能看見這些資料的重要性,接手保存與傳承的工作。」
現在每週六、日是文史館固定開館的時間,有老礦工無償負責協助導覽館內文史資料外,他們更靠著自己的力量著手修復瑞三礦坑,希望有一天能夠讓人們安全地走入礦坑,緬懷老礦工們曾經為社會發展付出的點點滴滴,也更了解煤礦文化的重要性。
圖:現今瑞三礦坑內一景。
後記:周朝南跟柯茂琳兩位老礦工,在接受我們訪談時,不時笑著提到,太太常常抱怨說他們整天往文史館這裡跑,都不管家裡的事情,要跟他們離婚,所以非常歡迎如果對礦工文化有興趣的夥伴,假日可以來館舍擔任志工!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