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築夢港邊--宜蘭蘇澳港邊社區
文/胡慕情;圖/小柯
發表時間 2009/04/24 22:18
登入

築夢港邊--宜蘭蘇澳港邊社區

0
閱讀人數:1065

撰文/胡慕情‧攝影/小柯

宜蘭蘇澳港邊社區原是沒落漁村,但近年因推動社區營造,透過培育社區人力,導覽港邊社區生態,港邊社區非但未衰老,反成為生態人文社區領航者。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銀河說,社區要永續發展須著重「產業」,「人」成為他最重視的事。林銀河與木匠謝東育,申請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經費,在社區打造「環保教育園區 」,利用碳燒工法,以廢材及陶藝製造再生的「生命年輪」(註1)。並培育社區媽媽做陶藝彩繪與生態導覽,社區經濟開始活絡。

石頭彩繪和港邊社區的意象緊密結合。社區媽媽到海邊揀拾美麗的鵝卵石,清洗乾淨後,以廣告顏料著色。搭配大小不一的鵝卵石,便成了一隻隻精緻的小魚。這些小魚可以當擺飾,也可搭配黏在謝東育創造的「生命年輪」上。當遊客來到港邊社區,便可付費自製生命年輪與彩繪石頭,做成精巧、富紀念意義的吊飾。

謝東育來自木匠世家,外表黝黑、結實健壯的他,說話不急不徐,吹奏的笛聲饒富禪意。他28歲時回到故鄉宜蘭,做起舊家具維修、翻新工作。因師事吳金維學陶藝,發現黏附 陶魚作品的基座,是經燒烤後,以刷子刷掉灰炭拋光而成的木板。「碳燒工法」燒過的木板不僅美觀,更能防蟲、腐、霉,是幫助廢棄木材再生的好方法。

林銀河說,這項創作不僅為社區帶來營收,也為居民帶來活力。如專精石頭魚彩繪的林妙蓮,曾因罹患產後憂鬱而併發躁鬱症,誤服大量藥物與琉酸,導致呼吸道受傷而有發聲 障礙。但接觸石頭彩繪後,林妙蓮的心緒開始沉澱,發揮驚人的創造力。不少體驗石頭彩繪的民眾,常因不知如何下筆而畫得平板,但只要經林妙蓮加工,每隻石頭魚便栩栩如生 。

除了生命年輪,謝東育也創辦謝「再生藝術工作坊」,提供「家具門診」服務。謝東育邀請外聘木工教師針對社區發展宗旨規劃課程。社區工坊的機械、工具,都開放學員自行 使用,介紹木工工具與操作、木材種類、椅子基本構圖教學,結合生命年輪使用的碳燒工法,讓居民了解「資源再生」。近幾年因他的努力,碳燒工法製作的家具頗受好評,媒體 報導接連不絕。

林銀河說,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之初,無多餘人力與經費從事社區工作。但他認為,社區最重要的理念是讓居住其中的每個人都能「有所用」。因此只要「耕耘人心」,就能讓每個人找到適切發揮之處。

他強調,人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社區的社會層面中,當個人成長、學習及創造力都受到重視與培育、所有年齡層都能透過各種教育方式得到教導與學習的機會,便能落實真正的永續。

(本文作者為社造新聞記者、社大傳播學科講師)

註1:經過碳燒處理後的木片浮現出明顯的木紋,乃是春材與秋材的生長歷程,年輪清晰可數,故名為「生命年輪」。
 

社區網站/宜蘭縣蘇澳鎮港邊社區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嶺腳路137號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