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行政社造化的想像與現實
文/高松根
發表時間 2008/10/28 16:32
登入

行政社造化的想像與現實

0
閱讀人數:2041

文:高松根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碩士
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新竹縣社區規劃師
97年度花蓮縣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
96年度新竹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共同主持人
94年度基隆市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

家庭是人們最重要的私生活領域,而社區則是民眾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單元。「社區」在這些年是一個熱門的名詞,社區的概念已經不只是以前的村落,或是自己的家族。時代的變遷,使得一個離開傳統家族社群的人,他的社會關係也跟著改變,他所依存的不再只是家人,甚至也不是親友,他的社交圈必須擴大,必須與很多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我們的上一代比這一代幸福得多,其實那時候大家經濟並不寬裕,卻覺得生活得很安心,即使旁邊住了很多與你沒有血緣、親戚關係的鄰居,大家卻都會互相照顧。以前的生活,一切以感情為依歸,合院式住宅或是整個村莊的安排,就是要讓人們生活在一個深厚的感情世界裡,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

人說:「遠親不如近鄰」,它的共生性甚至強過血緣。因為「社區」本身有著無法避免的共生性質:經常接觸。「敦親」與「睦鄰」四個字,實把一個人無法遁逃的天職與地緣指出來了,而「地緣」在現代社區中,毋寧更要緊。文化的發展必須紮根於社區,人們也必須建立社區共同體意識,關心自己的家園,協力經營,社區才能永續發展。因此,「社區」已經包含了對鄉土認同、安全信任、生活品質的追求與憧憬,更表示著人們對共同經營環境、提高生活品質的理想。

社區營造就像生活的本質一樣,社區做為一個生活共同體,它不只不斷在解決問題,也不斷在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社區居民也許有潛在的熱情和期待要去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但是這種熱情要怎樣去發掘和啟動?當社區的意識被喚起時,他們可能開始需要專業知識的提供和協助,他們要去那裡找?當一個社區準備進入一些實質的營造過程時,他們需要什麼資源?資源在那裡?如何取得?應該有哪些程序?資源來了之後要如何整合?
「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到現在已有十餘年,這個名詞早已經成為流行語,社區營造的理念也受到朝野人士的普遍支持,許多社區都自主地推動這種新故鄉重建的運動。社區營造在因緣際會中成為各縣市政府的重要業務,讓國內的社區發展找到一個新的施力方向,使得文化行政與社會生活的改善有了更直接的聯繫,卻也為公部門帶來新的課題。不論是做為一種思考模式,或是一種政策,「社區營造」在國內一開始就是由公部門運用各種資源所推動出來的,這是因為在台灣社會發生過程中,民眾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意願及能力普遍不足,冷默的態度反而讓地方公共事務淪為地方派系角力。於是,社區營造提供了改變這種現象的可能途徑。

社區營造的真正意涵是自己的社區自己來營造,公部門和專業者不可能直接去營造一個社區。因此,在當初的政策設計中,行政部門就已經相當清楚,社區營造的主要對象雖然是規模和層級較小的村莊、社區或部落,但是這項工作卻有必要統籌在個別的縣市層級中,像資訊的提供、理念的宣導、人才的培育、專家的派遣、資源的整合,在在都需要公部門的支援。公部門資源具有指引行動方向的效果,所引發的媒體效應亦會對社區民眾造成鼓舞作用,使得社區營造更為一般社會大眾所接受。另一方面,資源的挹注可使正在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者獲得實質的幫助,有許多社區團體或工作者,本身已有相當的反省能力及明確的工作目標,但卻為經濟拮据所困,此時公部門資源的對它們會產生相當的支持作用。許多社區團體或基金會就是以這些計畫的經費來支付專職人員的薪資,除了完成計畫同時執行該組織的其他工作,從而擴大了投入資源的效益。

行政院2002年所提出「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乃針對台灣社會日益蓬勃的社區營造風潮,在政策上配置符合社區營造需求的各項行動計畫,並以文建會為幕僚,協助跨部會整合工作。於是文建會配合提出磐石行動方案,以「地方文化生活圈」區域發展概念為出發,規劃「地方文化環境發展」及「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雙核心計畫,其中的「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係以提升社區文化生活及自治品質,確定公部門角色及業務分工,建立「知識社造」的推動精神為主軸;其基本政策精神在於:行政部門清楚地掌握社區需求,適時地提供行政協助,鼓舞社區組織永續發展。其工作目標在於促使中央政府與縣市地方政府,建立推動社區營造的共識,並主動在相關政策的擬定與推動上注入社區營造精神。簡單的說,就是「行政社造化」、「社造知識化」。


「行政社造化」是透過由上而下的指導原則,使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成為地方自治事項,並提升地方政府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整合層級,發展區域競合策略及資源配置等原則的發想,最後形成由下而上的「社造知識化」。於是文建會在2003年擬定「社區營造培力計畫」,主要為輔導各縣市文化局(1)成立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建立跨局處室溝通協調機制,以利社區營造資源整合;(2)徵選專業團隊成立社區營造中心,協助推動人才培育及營造點輔導工作;(3)辦理社區營造人才培育,包括基層(鄉鎮公所)行政人員及社區營造工作者的社區營造研習課程,培養提案及執行能力;(4)徵選轄內組織健全、具文化特色資源社區做為營造點,建立公部門、專業組織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公共議題的合作機制。

然而,根據筆者多年來從事社區營造的實務經驗,觀察到行政社造化的現實狀況是(1)各縣市雖然依照中央政策建議紛紛成立「社區營造推動委員會」,發現僅有個位數的地方政府實際開會運作,而大多地方主政者並未積極推動社區營造業務,僅形式上召開一兩次委員會議虛應故事;(2)社造中心多以一年一約方式委由民間團隊執行,甚至有些縣市的社造中心每年都被明星團隊壟斷,再分包給在地團隊,使社造中心淪為「資源被分配」角色,對於社造資源整合建置溝通平台功能發揮有限;(3)社區營造人才培育課程琳瑯滿目,但因每年受社造中心標案影響而缺乏長遠規劃及完整的系統,導致內容重複,社區也因被過度動員而疲乏,反而失去「民眾參與」的初衷;(4)社區面臨公部門為「績效」而要求「立竿見影」的壓力,使得承載能力較差的社區營造點往往以「外包」方式求助於專業團隊,而犧牲了社區的主體性。

從中央到地方,這幾?投注?多少經費,各地的社區與團隊都發展出承接資源大餅的方式和做法,然而大家共同的困境是:這是我們的真實需求嗎?資源為何這樣使用?效益如何評估?從採購審計的角度來看,「政府政策」與「社區自主」兩者之間有著原則上的矛盾,更由於在人力、經費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社區營造著實是一項辛苦的工作。資源割喉競爭的唯一下場就是血染成河(紅海),不分彼此都得承受獲利縮減的後果。W.Chan Kim與Renee Mauborgen兩位學者提出了相當有說服力的論點《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以創意而非競爭的模式來擬定策略。他們認為,真正持久的勝利不在競爭求勝,而是創造「藍海」(blue oceans),也就是一種「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的策略。在這樣的概念下,筆者認為公、私部門在執行行政社造化時可(1)透過密集定期諮商消除(Eliminate)縣市社區營造推動委員會的被動形式;(2)透過在地為主、專業為輔的徵選門檻降低(Reduce)社造中心的標案屬性;(3)透過進階認證的課程設計提升(Raise)社區營造人才培育的執行效益;(4)透過階段性任務導向的輔導機制創造(Create)社區營造點的主體價值等藍海思考。

基本上,政府與社區是在「不同位置」上思考「相同問題」的夥伴關係,各自都有對於社區營造不同的資源與需求,也因為這些差異,所以社區營造操作的模式並沒有一定的準則,但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因循先「造人」、再「造景」、後「造產」的過程。而在操作過程中更要掌握(1)不要讓協助變成傷害;(2)不要讓考核變成箝制;(3)不要讓民主變成民粹等原則。

keyword文章關鍵字: 行政社造化 社造機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