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農村社區.樂活綠視界-子龍社區
文/熊楊明桂;圖/熊楊明桂
發表時間 2009/11/06 16:42
登入

農村社區.樂活綠視界-子龍社區

0
閱讀人數:1027

撰文.攝影/熊楊明桂


        子龍社區位於佳里鎮東邊,鄰近台江內海,曾文溪流域支流菜寮溪蜿蜒其中,在數百年前仍屬於台江內海範圍;而後來子龍社區聚落的興起,則與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

根據庄廟-《子龍廟永昌宮沿革》上記載:康熙30年間(西元1691年)村民為謀求心靈寄託,共同決議要興建築一草寮供奉神明,作為民眾之信仰中心及心靈寄託。


子龍廟永昌宮為社區居民精神信仰中心

正巧有位村民林廷龍於附近溪中撈魚,發現溪中漂來一塊樟木盤旋不去,經多次驅入溪流中仍然迴流不前,所以將該樟木拾起,竟然發現木頭上已被白蟻咬成「常山趙子龍」五字,村民嘆為奇觀,討論之後,覺得這是神靈有意於此庇祐眾生,所以建造草寮供奉。
不久之後,村裡來了位陌生人,他自稱是唐山泉州的雕刻師傅,聲言受到趙將軍託夢來此雕刻金身,後來經村民決議後即以此樟木雕成大、小兩尊趙雲神像,供奉於草寮之中。乾隆18年(西元1753年),村民林秋眼因見草寮傾頹,會集地方耆老倡議籌資重建,至乾隆20年興建完成。 


趙子龍單騎救阿斗塑像

同年十月吉日恭請趙府元帥入廟安座。因為趙雲曾被劉備冊封為「永昌亭侯」,乃取廟名為「永昌宮」,又稱為子龍廟。源自福建泉州追隨鄭成功來台之林姓先祖,移居至此開墾漸成聚落,所以現在的「子龍廟」部落有70%都是林姓族人;另外有異姓人士,大部份也是招贅而來,所以都跟林姓血緣密不可分。
就是因為有親族情誼的牽絆,所以子龍社區內有股異常堅強的向心力,提供了社區向上發展的動力。 


子龍社區的百年連理樹

子龍社區是一個典型老化的農村型態社區,居民大多以務農維生。社區內人口集中,田野幅員遼闊,99%為田野農地,社區65歲以上高齡人口佔總人口數21%。由於年輕人大多數出外謀生,留下老年人守著老農村,因此有許多殘舊的閒置空間等著重新做規劃。

礙於缺乏專業人才,許多地方成為髒亂盲點,有感於此,社區營造的推手—新任里長暨社區理事長陳煥明積極尋覓社區資源及經費,將「閒置空地綠美化」,並組成「社造推動團隊」,透過社區認養與經營,創造社區永續經營的機制。希望為子龍社區注入新活源水,期以「小地方、好場所」,提供社區居民一個休憩的社區新聚(據)點。 


社區居民自力營造社區綠美化

工作團隊至今已將「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建構老人安養福利社區」做為社造的理想目標,2007年5月成立「子龍關懷中心」,運用「生活化」的觀點來營造社區,是社區近期的工作指標。因為我們相信,唯有以「生活化」的觀點來解決社區各項議題,才能迎合社區及居民的需求,而社區營造的基本精神,也才得以展現,發光、發熱。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秉持著我們的理想及指標,努力的運用社區人文、生態資源並結合環境教育,為社區創造在地就業機會,進而成立社區環保志工隊、社區關懷訪視志工隊,同時也為社區老人改善生活環境及提供衛教、送餐服務,整體看來,社區營造的面向,似乎已能貼近目前凝聚政府與社會各界對文化建設之共識,並將有前瞻性的文化政策,轉換成短、中、長期的社區生活文化。

 
社區關懷訪視服務讓長者備感溫馨

對於行政院曾推行的「六星計畫」政策,我們感覺很欣慰,這些年來社區夥伴團隊也一直強調以「生活化」的觀點來營造社區,不但能迎合社區、居民的需求,也迎合了政府的政策。

 回顧協會近兩年的社造之路,子龍社區的綠空間,社區景觀綠美化,均由子龍社區居民與熱心志工,共同打造社區綠公園。感謝政府相關部門及民間機構,給予協會的肯定及補助,當然更感謝志工夥伴們對實現理想的堅持及社區居民對協會的信任。 


閒置空間綠美化工作成果

「農村社區,人人是主角」--我們強調以農村居民需求為核心,目前社區從事的各項公共事物,及社區服務福利制度,也都依社區及居民需求逐步建立,這些年我們期盼能為社區及協會建構一套完整的社造制度,好彌補一直擺在我們心中,卻又尚未去實現的夢想。 


社區導覽人才(上)與社區營造人才(下)培育工作

這個夢想要實現,當然需要更多熱衷社區營造的人員加入社區營造工作,我們希望社區因有居民而偉大,社區因有志工而充滿活力。我們相信只要是有夢想的社區,在有適當的時機及能力時,大家都會很樂意的去為自己的社區盡心付出。


社區自力營造,志工及學生大家一起來

我們感謝站在第一線投入社造工作的社區夥伴們,不辭勞苦持續推動社造理念宣導及社造人才培育等工作,願這股傳承的精神與力量,能永久持續接棒,開創這片土地更美好願景,並與這塊土地共存共榮。 

download附加檔案
location地址: 子龍里95號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