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參與。PLURALISM
從服務到經營-公廈管理委員會的新思維
發表時間 2010/09/14 17:32
登入

從服務到經營-公廈管理委員會的新思維

0
閱讀人數:1392

公寓大廈的人才聚居密度很高,但是現實上眾多公共事務甚或社區活動卻常常陷入無人參與的困境中。人才眾多卻無法發揮功能,這是因為居住公廈的住戶很多是為求「下班後的安樂居」心情而遷入的。加上有管委會和專業管理人等機制存在,因此社區的公共事務自然就成了「相關專業人士」的責任了。

也因此管委會主委或少數委員常常必須一個人或少數人扛起所有社區事務的重責大任,不但如此,很多工作只要過程稍不如人意,批評聲浪就如排山倒海般出現,於是管理委員對社區的公共事務漸漸就會更加保守謹慎,上焉者只做必須要做的事務性工作,多的就不要去碰,下焉者根本只想任期趕快結束。社區就在相安無事思維下,功能漸漸萎縮,直到遇到挑戰。

這種困境需要改變,但是卻常常找不到途徑,因為長期以來工業化的教育方式用直線的思維,讓我們已經習慣性的簡化思考,常用解決事情的理性態度來面對人的感受問題,加上在公廈中居住的住戶通常多以工作及生活為核心,在忙碌的時間中需要更多的支援,因此在硬體上,各種標榜休閒或娛樂、健康的設備就成了大樓的重要行情指標。同樣,標榜飯店式管理與服務也是物業管理公司新的趨勢。管理委員會自然被這種思維所牽引,因此各種住戶的活動或眾多管委會委員的思維都是建立在「提供服務」上,只是這種即時的表面服務真的可以讓社區漸趨健全良善嗎?

其實從人性中,我們可以發現,相較於被服務者,積極的參與者更會感受到自身的幸福,只有被服務是不會產生價值感的,現在的社會真正讓我們感動的是「付出」而不是「獲取」。想想每一天,從社區出門,擔任附近小學的交通指揮是志工,到公車站牌附近協助老弱的也是志工,到大醫院、圖書館、政府機關等地辦事,位居第一線服務也都是志工。這些志工很多就是我們社區內的住戶。為何他們願意擔任付出的志工,但在社區內卻需要被服務?

所以管理委員會在盡力提供服務時,其實目標不應只是「服務」,而是希望透過「服務」激發出更多的參與者。這種動態的思維,是從付出轉念到期待收穫的社區公共性重要關鍵。也是管委會可以獲得更大動力的源頭。

舉例言:每年北縣公廈評鑑中,都會看到很多建築壯美設備豪華的新大廈,所有的委員或住戶都很熱情的希望評鑑委員看到社區中美的一面,但是五年後,這些美麗豪華的公設會不會成為社區龐大的負擔?或當這些設施漸漸老舊退流行了,住戶們又當如何轉換再活用這些公共設施?那時還有特色和動力讓社區參加評鑑嗎?還是只剩下緬懷過去光榮的唏噓?所以經營社區內的人際關係、建立共識,讓不同的住戶提供自身的資源相互協助,相互服務,才是社區的永續之道。

 

執行單位:臺北縣社造中心(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金會
資料出處:《臺北縣公廈社區營造資源與培力建議報告書-都會營造手冊-心法篇》,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9年出版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