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藝術介入空間~苦楝古笨港.越堤壁畫
文/黃文琳;圖/黃文琳
(南華大學傳播系)
發表時間 2012/06/28 02:24
登入

藝術介入空間~苦楝古笨港.越堤壁畫

0
閱讀人數:1673

【撰文‧攝影/南華大學傳播系 黃文琳】

        踏進位在嘉義縣新港鄉西北方的板頭村,盡收眼底的是一處處讓人隨時可停下腳步欣賞的藝術景觀。民國九十八年十月十七日板頭村村裡舉辦了第一期「古笨港越堤壁畫」落成典禮,這幅以「苦楝樹」為主題的公共藝術作品,就座落在板頭村復興鐵橋旁的越堤上,同時也成為板頭社區中蔚為特色的社造景點之一。
 
         這幅大型越堤壁畫,是在文化部推動的「藝術介入空間」計畫以及板頭村社區營造組織積極的推動下,以廟宇裡常用的剪黏工藝技術及原料,將這幅大型的藝術作品結合在鄉村田野的自然景色中。

藝術介入空間~苦楝古笨港.越堤壁畫

        然而,一開始這幅長達四百公尺壁畫的誕生並不容易,主要是由擔任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陳忠正所推動,同時他也積極參與社區營造。陳忠正本身從事剪黏、交趾陶的工作,當時是從朋友輾轉得知文建會正在推廣「以藝術介入空間」的計畫,便希望透過這個計畫及利用本身的技能,為美化社區環境盡一份心力。他笑著說:「起初是以唐山過台灣的設計圖參加文建會的評選,結果被文建會委員認為過度匠氣,遭到駁回。」中間經過多次的討論,最後才以台灣原生樹種「苦楝樹」題材脫穎而出。

       「苦楝樹」代表四季分明的意象,呈現春花、夏葉、秋果及冬枝的美感,由於當地地形氣候的關係,一般的植物都不易生長,唯有苦楝樹經的起夏季的艷陽,新港鄉冬天的寒冷,具有台灣堅忍不拔的在地精神。這也激起陳忠正的靈感,將苦楝的意象,利用剪黏交趾陶的方式拼貼在河堤牆面上。陳忠正也表示,這幅壁畫上的陶瓷碗片是由埔里酒廠、社區居民及他的老友們捐出的兩百餘個酒甕,經由師傅打碎上釉,再剪裁成苦楝樹的枝幹,花朵的部份是使用二萬餘個碗公,再將碗片剪裁成花瓣、花蕊形狀,以水泥黏貼成完整苦楝花,除了花朵與樹幹外,工藝師們也為苦楝樹增添不少生動的昆蟲、小鳥等等,再添生命力。

以「苦楝樹」為主題的公共藝術作品,就座落在板頭村復興鐵橋旁的越堤上

        問起在製作過程中哪個部份比較辛苦,他回答:「要如何融合古典剪黏與現代「藝術介入」概念讓他較為頭痛,也是一大挑戰。」另外,像是壁畫如此面積龐大,比較不好拿捏花、葉尺寸,都須要慢慢打樣製作,和藝師們相互討論。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師傅們都是擁有幾十年的純熟工夫,所以製作起來就不是件難事。

        文化部從民國九十七年推出台灣生活美學運動,內容包括藝術介入空間、城市與色彩、藝術與教育以及提升地方視覺等四項計畫,這次板頭村的「古笨港越堤壁畫」,就是文建會致力於以藝術介入空間的主軸之一。文化部委員表示,這項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在藝術的形式下,結合台灣傳統工藝剪粘與交趾陶的特色,融合在新港板頭村這個社區的生活美學空間中。前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也在落成典禮上發表了演說,並為越堤壁畫的成果做見證。當地居民也異口同聲說:「很開心社區內有一幅這麼漂亮的作品。」

         原屬新港外圍區域的板頭村,在當地舊有的小地名是板頭厝以及灣仔內,早期因北港溪河水改道,被切割分為南北二處,即目前稱之頂灣仔內及下灣仔內,後來因為灣仔內人口驟減,便與板頭厝合而為一,成為今日的板頭村。村子早期是以農耕為主的產業型態,至今村子裡仍有豬舍、雞舍,但隨著近幾年,板頭村裡年輕人到外地工作,只剩下老人與小孩,於是板頭社區內的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希望藉由社區營造為這個老化的社區注入一股新活力,打造一個藝術空間。

        於是他們在社區裡發起「精彩的一條路」這個想法,讓社區裡的居民一起參與社區營造,像是有人沿途種樹,有人整修鐵道,有人每天撿垃圾美化環境,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社區內的居民一起用手工的方式,將馬賽克一塊一塊的拼貼在村子內美化社區。像是有些人家的牆壁上有小孩嬉戲的圖樣,村內的一戶人家早期是包金柑糖的小工廠,陳忠正與這名糖果老闆討論後決定以金柑糖為主題,於是就在牆面拼貼起糖果的圖騰,充滿濃厚的農村意象。社區裡七十歲的阿嬤就笑著說:「大家可以作伙做這個,感覺非常有趣,也比較不會無聊。」

          擔任社區文史工作者、同時也是「精彩一條路」推動人員黃水水表示,「精彩的一條路」主要是表達期盼年輕人返鄉這個意像,同時也為板頭村帶來觀光人潮,賦予板頭村藝術村的形象,將板頭村逐漸轉型。

       「精彩的一條路」首站是板頭厝車站,在車站旁則是有鐵道裝置藝術的綠廊,路旁也有用陶瓷馬賽克做成的白鷺鷥相伴。開台的第一庄以鹿為代表作為入口意象,緊接的可以來到頂菜園鄉土關及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參觀,路途中隨處有讓人可駐足欣賞的藝術景觀或作品,延伸下去並會看見充滿設計感的復興鐵橋展示館及社區內沙崙仔生態小公園,最終站是越堤上苦楝樹的大型壁畫,也是代表板頭村社造達到最圓滿的狀態,也讓傳統的技藝在空間裡釋放藝術的能量。

        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傳統村落,在許多藝術工作者以及社區人士的用心營造下,還有老阿公、老阿嬤和社區居民共同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及村內公共藝術創作中,讓如今的板頭村也能以新的風貌帶給每一位遊客視覺上不同的饗宴,也讓許久未造訪的訪客,隨時都可能驚艷處處。

keyword文章關鍵字: 古笨港 社區 藝術 板頭村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