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藝術營造賦予空間與環境新的生命力─台南縣官田鄉大崎社區
文/陳庭瑜;圖/陳庭瑜(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研究生)
發表時間 2010/08/19 14:19
登入

藝術營造賦予空間與環境新的生命力─台南縣官田鄉大崎社區

0
閱讀人數:2459

【撰文.攝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研究生陳庭瑜】


大崎村位在風光明媚的「烏山頭水庫」與充滿藝術人文氣息的「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旁邊,近年騎乘自行車的風行也帶動起這三個點的觀光人潮,卻很少人知道大家沿路經過的村庄是「大崎村」。

大崎村是由五個聚落:大崎、馬祖園仔、蓮潭仔、莿仔埔、大井所組成,全村有198戶,人口有515人,而人口居住最密集、人數最多的為大崎聚落。在地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是從事農作物種植,較大宗的種類為柳丁、芒果、龍眼,少數依季節性變換作物的種植如鳳梨、甘蔗、棗子…等等。

由社區泥水師傅施作、而台南藝術大學學生、在地居民從旁協助參與

 

大崎社區營造歷程及執行的過程

大崎村推動社區營造的第一年是在於2008年,主要的推手是大崎社區發展協會,然而在這之前的大崎社區與各地的社區是相似的,多數是將社區申請到補助款挪用去旅遊、聚餐等,可以說與社區的發展上較無幫助。在大崎村的村民是以種植農作物維生,多數時間都在農忙,對於公共事務也缺乏參與的機會,隨著於民國96年社區發展協會的理監事改選,新任社區理事長陳登清先生,是一位對於家鄉有著許多願景想去實現的人,且樂於接收社會的新知。

另外,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所社區營造組-曾旭正老師帶領,南藝大建研所社造組研究生協助規劃設計與實作參與,邀請各系所學生在課餘時間能一同參與。促使大崎村在社區發展協會的帶領與南藝大建研所社造組的學生協力之下,進而讓社區開始有別於以往的氣息。初期的策略是透過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來喚起村民對公共事務的關注,開放參與的營造過程讓居民得以親手營造空間,期望加深大家對社區的認同感。在實質改造時,運用藝術大學的藝術創作人才,透過藝術性營造來賦予空間新的形式和表現,但其創作主題則鼓勵村民提出自己的想法,從日常生活經驗中找到突顯的元素再經藝術家轉化,讓大家對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

談及空間的營造需回到南111線道尚未拓寬前,因著大崎村與南藝大的互動關係、訊息傳遞一直是鮮少的,且大崎村也沒有一個佈告欄空間提供訊息張貼,由南藝大建研所社造組學生與大崎村的369雜貨店正對面的一間私人空間的主人談談想法,並邀請通識中心的王福東老師帶領著學生發想並與居民互動下,共同繪製了那面牆,更成就了南藝大師生與大崎村民的第一次空間營造,雖然最後牆面的所在是在道路拓寬的範圍之內因此被拆除,卻讓參與過的村民印象深刻,甚至成了他們回憶的話題。由於牆面繪製前必須先進行牆面的清洗、整平、粉刷等工作,這些技術性的工作恰巧有在地居民所專長的,而且他們也非常樂意參與其中並指導沒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學生們,這就像是大崎開始前的暖身運動。後續通識中心的張怡棻老師也因為有了佈告欄的經驗,希望繼續能帶著學生來社區學習,因此有了中山堂後方的空間營造,讓學生們動手整理、發想設計並與居民討論,進而能落實了這個空間的改變。

在這同時由大崎社區發展協會的理監事們與南藝大建研所社造組的研究生共同想像,選定營造地點為大崎社區活動中心與舊中山堂的戶外空間、新社區活動中心旁的住宅牆面等。營造過程邀請在地的泥水師傅、木工師傅等組成工班來負責專業性的技術,社區營造組的學生也投入實際操作,並邀請租屋於村內的其他藝大學生來協助創作。大崎村的公共空間營造就在村民與南藝大學生的合作下展開了,其成果的展現讓參與者普遍感受到親手營造環境的成就感。

社區軟硬體營造主題

大崎社區空間的營造是透過民國97年台南縣新故鄉第二期計畫-社區公共藝術空間營造的提案,因而有了30萬元的款項來推動計畫。第一次提案、第一次營造的公共空間位置就選在村民常使用的舊中山堂與新社區活動中心所圍塑的公共空間範圍,此區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透過社區的公共空間希望讓村民能開始注意、關心生活周遭的公共事物。

另外,南藝團隊也開始運用校內資源開始在村內舉辦藝術人文課程,首先是在暑假期間舉辦兒童夏令營。由於體認到大崎村的大人們每到暑假忙於採收芒果,小孩不用到校上課,只能去安親班、補習班,因此若能讓在地的小朋友藉由夏令營來學習各式的藝術創作、認識家鄉環境等,會讓他們獲得有別於學校課程的藝術體驗。

大崎村的第一次空間營造,考量著如何讓居民來參與、認同,而三個營造點的主題選擇是以時間軸來作為串連。聽著居民在過去有著集體搬遷的歷史記憶、現在賴以維生的生活產業面以及小孩子們對於村裡的未來是充滿生命力與希望,藉此期許在地村民的子孫、外地人有機會認識、了解大崎村的人事物。

■ 過去(歷史)─山水意象之拼貼馬賽克,回憶著過去祖先生活在烏山頭水庫內的舊聚落,一直到水庫興建完工開始蓄水後,被迫搬遷出來的總總過程,及搭建戶外休憩木平台、植樹種花的樹穴,讓大家在樹下平台上休憩,緬懷過去。

■ 現在(生活)─芒果花牆彩繪,是村民生活中重要的經濟來源,也讓外頭來的人知道大崎村有生產芒果。

■ 未來(希望)─兒童遊戲區,兒童是未來的希望,生活在這的小朋友很缺乏一個公共的遊戲空間,也利用具有大崎生活的記憶如竹筏、槳等來創造這個遊戲空間。



山水意象馬賽克拼貼,緬懷過去的生活記憶



繪芒果花牆面,芒果是大崎村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



兒童夏令營-繪圖創作

在這三個空間完成後,社區的孩童常常會穿梭於這些空間裡嬉戲,而有阿公常常在晚飯後於平台休憩區聽著收音機乘涼、有些居民也會自主維護這裡生長的花草、或是協助補強一些設施的完善性,無論是營造過程的參與、後續的使用與維護,在空間營造後,實質提供了居民於社區的公共空間裡活動與交流。
大崎村推動社區營造人力資源

大崎社區把社區營造當作是日常生活般,沒有一定的參與時間、人物,除非有事先告知需要執行的事務,大家都是出自於一種生活式的社區參與。若以樹木來比喻,『根』是大崎村的這塊土地。『枝幹』是社區理監事成員們。『樹枝』是社區工班木工師傅─林隆茂、泥水師傅─羅文仕,還有那『葉子』代表著社區熱心村民。這些熱心的社區居民本身從事的工作是農作、餐飲、到外頭上班,但對社區所推動的事務,他們會在工作之餘前來協助、關心,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熱心的村民-彭瑞琴小姐,本身是從印尼嫁到台灣的外籍新娘,在大崎村生活也有14年了,靠著販賣餐飲獨自撫養一對兒女,生意時好時壞的她卻總是滿懷著活力並利用做生意的空檔來參與社區在進行的事情或活動,因為她是個很有心想學習、想付出的人,而且她對於社區的事情能勇於表達自己看法與建議,社區的推動正是需要這類型的人,需要讓社區居民的意見充分被表達、被了解。

既是熱心的村民也是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陳登清先生,本身的職業是務農,雖然務農他卻懂得拿捏好工作的時間,所以他能有許多的時間是配合投入社區的工作裡,這點真的是難得可貴,畢竟社區的事物是公共的,而務農是私人的。其實也因著身負責任感的存在,而內心的部分則是希望看著這個地方能更

download附加檔案
僅限公開瀏覽 僅限公開瀏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