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知識庫。KNOWLEDGE
風頭水尾之地-從影像館到公民電廠的現在進行式
圖、文:社區通採訪小組
張丞嘉
發表時間 2019/08/03 19:00
登入

風頭水尾之地-從影像館到公民電廠的現在進行式

0
閱讀人數:1083

手握八座金曲獎的歌手林生祥在「圍庄」概念專輯裡譜出台灣這片土地遭受石化工業污染的哀歌,而裡頭一曲「南風」描寫的正是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的故事。

 

台西村位於大城鄉西南端,發源於合歡主峰的濁水溪歷經一百八十多公里的蜿蜒由此奔入台灣海峽。這裡靠海,冬天常有強勁的海風,又缺乏淡水資源的灌溉,是人們俗稱「風頭水尾」之地。

 

而台塑六輕就隔著濁水溪,與台西村僅僅相隔十公里左右,每每吹起南風,污染就隨著南風來到台西村,造成村民嚴重的健康危害。過往對於六輕汙染的關注都著重在六輕所在地麥寮、台西鄉一帶,而台西村因不位於雲林縣境內,可說是無人關心。一直到2013年,出生於台西村的攝影師許震唐以及二十多年前搬彰化縣溪州鄉的鐘聖雄,挨家挨戶的走訪台西村,透過相機鏡頭,拍下台西村二十多年來的景物變化及人物圖像,出版「南風」攝影集,辦理巡迴全台的攝影展,才讓台西村受污染的壓迫揭示於眾人面前。

 

 

2018年夏天,許震唐透過彰化縣老屋活化計畫將村子內的舊三合院重新整理,成立「台西村影像館」,除了作為影像紀錄展示的場所外,他更期待這裡能作為村民的聚會場所。終於,流浪全台的「南風」攝影展照片終於回到他的發源地,風頭水尾之地:大城鄉台西村。

 

對許震唐來說,攝影重要的不是多麽精細的構圖、光影、角度,也不是用一定要用多麽昂貴的鏡頭拍攝,而是照片背後富含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與觀察。他也毫不保留的說:「常常有人邀請他去教攝影,但他往往花很少的篇幅在談『攝影』,花很多時間在傳達他堅信的社會價值。」

 

2018年的十月,台西村影像館舉辦了「庶民・觀點」河海邊境影像系列攝影展,這是第一次由台西村村民與駐村藝術家一起,拿起相機記錄下他們村子裡的日常故事,許震唐說:「這是一群對攝影完全沒有概念的村民參與拍攝,拍攝的過程中也沒有任何任介入他們的拍照過程或指導,完全由他們自己掌握,也正因為如此的關係,或許我們可以找到那一點點觀看的差異。」像是過往的「南風」攝影展,以黑白照片為主,然而這次的「庶民・觀點」攝影展,村子裡的居民卻說「阿唐啊!我們也來拍一點彩色的照片吧,不然人家都以為我們這個村子裡只剩下黑白。」透過拿起相機,村民們翻轉了觀看與被觀看的角色,台西村正努力地發出他們微弱卻也無比真實的聲音。

 

 

在「南風」攝影集出版後,許震唐除了透過影像持續紀錄台西村的變化外,他也投入推動社區綠能產業的發展上。他說:「所有的環境議題,都是階級問題。在我們的社會裡,上層階級將他們不要的污染,毫不保留的留給下層階級。」他希望透過共同籌組太陽能、風力發電合作社,能帶領台西村走出受害者的角色。不同於現階段政策推動綠能產業主要由綠能廠商向社區承租土地、架設發電設施,他主張透過社區共同集資、自主架設發電設施,以籌組公民電廠的方式,來推動社區綠能產業的發展,盈餘可以分配給社區,一部分作為補足公共資源不足的地方。他說:「讓社區掌握公民電廠的所有權,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擁有了所有權,就可以讓村民產生認同感,把大家牽在一起,這樣社區才能走向更多的可能。」

 

然而在常住人口僅約四百五十人上下,其中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又佔了半數以上的村落,推動公民電廠要克服的不只是籌組公民電廠的資金,土地使用上的法規限制以及組織成員的困難也是一大門檻。多數的長者們雖然理解公民電廠的推動,但拿不出初期資金以及他們等不到公民電廠的產出盈餘分配,可能就已經離開人世的想法,也成為一大阻力。

 

但許震唐認為,公民電廠的成立初期規模小一點沒關係,重要的是要取得村民的認同,一步一步做起,這不僅對社區來說是有意義的,對於整個台灣在能源轉型的議題上也是重要的一小步。

 

走在台西村的巷弄內,村子裡空空蕩蕩的,許多房子早已沒有人居住,有的是因為長輩罹癌過世後,子女外出打拼成為空屋;有的是因為懼怕污染帶給下一代危害而逃離故鄉所留下來的空屋。問起成立影像館、推動公民電廠的對台西村的意義,許震唐說:「或許,我們只是在這片土地上,爭取一點點屬於我們的話語權。」

 


本文採創用CC3.0臺灣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分享

download附加檔案
keyword文章關鍵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