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El Sistema Puli》
蛹之聲,飛揚
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蛹之聲」音樂培力計畫(El Sistema Puli)
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成立後,持續為厚植埔里音樂沃土而努力,繼連續兩年的「音樂共和國」、「向生命智慧學習」將音樂帶到偏鄉學校、社福機構與社區,2016年3月,更進一步發起「蛹之聲音樂培力計畫(El Sistema Puli)」,結合大埔里地區16所學校、近200位成員,透過扶持各校特色樂團的成立、聯合團練的成軍、音樂營的辦理等,讓偏鄉學童有機會接觸音樂的美好,讓音樂開啟生命另一扇窗。
創立於1975年的委內瑞拉El Sistema 國立青少年管弦樂團系統教育(註),創辦人何塞․愛博魯(Jose Antonio Abreu)說:「只要你將一把小提琴放在一個孩子手上,這個孩子便永遠不會去碰槍枝。」他用音樂影響千千萬萬委內瑞拉兒童的命運,此後引起世界各地效法,在歐、美、亞陸續成立El Sistema分會。(註)
埔里「蛹之聲」計畫,秉持同樣的理念,串聯大埔里地區從小學到大學的音樂教育系統,帶動多元且平權的文化參與,參與學校中有60%屬於偏鄉小校,這一場音樂社會運動的目的不在於培養音樂家,而是讓弱勢的孩子有機會接觸音樂,希望社會變得更好。
這段歷程,從孩子、老師、甚至整個學校氛圍的改變是看得見的。
在聯合團練時,高中、大學的學生會肩負起教導國中及國小的孩子,大手拉小手相互扶持,擔任指揮的劉妙紋老師觀察:「這樣的音樂傳承是非常有意義的,打破過去各練各的孤芳自賞,音樂把埔里變成一個大家庭了。」
而埔里因路途遙遠,師資聘請並不容易,但半年多來,許多指導老師及義工學生遠從台中、台北持續進來,願意為共同的理念盡一份力,「這顯示他們對蛹之聲的認同,也昭示著埔里的音樂耕耘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以群體的力量在帶動向前。」劉妙紋老師振奮地說。
而過去是典型偏鄉小校的魚池國中,在蛹之聲協助下成立管樂團後,整個校園氛圍也明顯轉變。魚池國中很大比例是隔代教養、經濟弱勢,加以學校長期無力引進音樂課程,「孩子要學音樂、碰高價的樂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林家如校長表示。
在魚池國中管樂團裡,參與的不只是資優生,還有特教生、甚至是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你可以看到平日欺負人的和被欺負的一起努力,聰明的孩子會耐心教導平常理都不理的遲鈍孩童,在音樂的世界裡,大家融合在一起,非常不可思議。」林家如校長感受深刻,「孩子們演奏得好不好是其次,但音樂潛移默化的力量,確實改變了他們,從畏縮到自信,從暴躁到沉穩下來,孩子更有氣質和禮貌,彷彿也找到努力的目標。」她相信,這段歷程會在他們往後的人生發揮正向力量。
以熱情擁抱音樂,讓藝術為生命洗禮。
「蛹之聲」走過困頓、令人動容的草創階段,要邁向更遼闊的前方。
敬邀您共同支持,見證音樂翻轉生命的力量!
推動願景
我們「以熱情擁抱音樂,讓藝術為生命洗禮」,希望可以藉本計畫邁向下列目標:
一、 以音樂激發對生命的熱情,厚植社會資本
在人生低潮的時候,有音樂的陪伴,讓生命獲得滋養,啟動對人生的熱情,找到重新出發的力氣,扭轉一生的命運,小則幫助個人,大則幫助社會,減少國家的治理成本支出,厚植社會資本。
二、 以社群協力,培力共同治理的能力
本計畫以新故鄉基金會 NPO 組織為核心,結合埔里 Butterfly 交響樂團與大埔里生活圈學校與組織,共同面對社會問題,投入資源,並肩合力解決社會問題。這是一個以社群協力共同治理的典範,值得關注,也值得向其他的生活圈推廣埔里的經驗。
三、 以音樂扎根地方,連接國際
垂直整合從小學到大學的音樂教育資源,透過專業音樂人和「大手拉小手」制度有系統培育在地音樂人才;透過與日本鹿兒島兩高校和El Sistema Japan 長期的音樂交流,擴展團員的視野與提升技能。經由參與國際音樂交流活動,讓台灣的文化底蘊被看見。
註:
委內瑞拉,人口2千6百多萬,貧窮線以下人口佔 31.6%,但近年來委內瑞拉卻儼然成了古典樂藝術家異軍突起的國度。早在1975年,經濟學家兼音樂教育家何塞・愛博魯(Jose Antonio Abreu)在自家的車庫中召集了11位兒童,一起玩音樂開始,引發了委內瑞拉國立青少年管弦樂團系統的誔生。
「只要你將一把小提琴放在一個孩子手上,這個孩子便永遠不會去碰槍支。」是愛博魯的信念,而用音樂改變貧窮孩子和問題少年的命運,是El Sistema創辦的初衷。40年來,在「委內瑞拉青少年管弦樂團和合唱團全國聯絡基金會」的推動,以及該國政府的金援支持下,El Sistema創立至今,有30多萬個學童接受訓練,成立了120支青年交響樂團,以及60個兒童交響樂團與300個音樂訓練中心,而參加者超過7成來自於貧窮家庭。愛博魯以一人之力,影響了千萬委內瑞拉兒童的命運,證明「音樂可以改變人生」。